懂王开始打新算盘了,中美新一轮谈判时间地点已定,誓要切断中俄合作,而在同一时刻,石破茂不再强撑开口辞职,可石破茂没想到,话音刚落,日本突然迎来两大强援,首相的位置保住了吗?
7月22日,特朗普与菲律宾的小马科斯会晤期间,面对与我方相关的议题,特朗普对此直言道,现在的中美关系非常好,贸易合作进展顺利。
而且,特朗普还宣布,自己将在不远的将来访问中国,结合美国自七月以来,解除多项对我方的限制条令,其实不难看出,特朗普似乎真的在为访问我方而铺路。
而美财长贝森特也发出暗示,表示原定于8月到期的中美关税休战,或将进一步延长,同时,贝森特还进一步披露,中美贸易磋商已进入新阶段,双方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会面,进行第三轮中美贸易谈判,而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对此也做出了确认。
把视角拉远,其实不难看出,美方近期的种种表现,看似真的想要与我们坐下来好好谈,但结合中美近几个月的贸易、关税博弈来看,美方每一个看似“妥协”的背后,实则暗含更多的诉求,例如,解除对我方出口乙烷、智能芯片、C 9 1 9发动机等限制,为的就是让我方全面放开稀土出口限制。
同时美国提出的与中国关税“休战”延期,其也不是一心休战,就比如,贝森特在接受谈判采访时,贝森特就认为目前的美中贸易现状确实良好,可紧接着他话锋突转,提到我方是受制裁的伊朗石油和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,这一点是“不行的”。
可见,美方想借着关税“休战”延期的机会,在美国制裁伊朗、俄罗斯这一背景下,让我方审时度势,减少甚至中断与这两个国家的能源合作,但实际上,我们始终秉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,与俄罗斯、伊朗的正常能源贸易基于市场需求,并不涉及所谓的站队,自然也不会受到美国的威胁。
而现如今,俄总统普京为期四天的来访行程已经敲定,中俄间的合作更进一步提升,已经是板上钉钉。
且美方之前同意与我方建立贸易缓冲期,并非单方面的妥协,而是我方的强硬反制,让美国明白,与中国硬碰硬只会得到“两败俱伤”的结局,如今第三轮谈判已提上日程,美方想靠施压满足自身的地缘政治目的注定落空。
在关税问题上,相比于中国的寸步不让,没有足够筹码与美国硬碰硬的日本似乎已经“感到吃力”。
7月22日,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,美日双方已就关税措施达成“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协议”,深陷“下台风波”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也亲自证实了这一点。
此次美日达成的关税协议中,美国将对日本实施15%的对等关税,日本则需要在汽车,农产品等领域大幅开放市场,而且还需要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。
可以说,这个协议虽然避免了特朗普此前提出的25%的极端关税,但特朗普从不做亏本的买卖,日本此番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大的。
汽车、农业领域对美大幅开放市场,意味着日本本土产业将直面美国企业的竞争冲击,很可能造成企业利润下滑、本土就业岗位减少等严重问题,进一步加剧自民党在国内的声誉下滑。
此外,日本还要掏出5500亿美元巨额投资,自掏腰包帮美国发展经济,但就目前日本政坛的混乱局势来看,关税降低10%,对石破茂来说,可能是个好消息。
但不论如何,协议的达成,至少说明石破茂此前为推动美日贸易谈判做出了努力有了成效。
也使得日本在短期时间内,似乎能够避开更高关税的冲击,为他在党内和民众面前争取到喘息空间,而欧盟的态度,似乎也为石破茂送上助力,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在7月22日展开了为期两天的访日行程,并释放出想要和日本一起“挖稀土”的想法。
这样一看,日本看似迎来了新的经济合作伙伴,但稀土勘探和冶炼并非短期就能实现的目标,且冯德莱恩此举更像是在来访我方前,迫使我方放开稀土出口的“政治表演”,对石破茂的助力收效甚微。
再加上,石破茂或将在8月结束前宣布辞职,足见他已经猜到与美国的贸易协议副作用有多大,所以选择“火速抽身”。
美国关税休战前的临时施压,欧盟主席访华前的政治作秀,都将矛头对准我方,而我方之所以能够撑到现在,就在于手中有足够的反制筹码,这也不得不让美欧等国家思考,究竟是从实际角度出发,与中国建立平等、互利的合作,还是继续施压,面临难以承受的反制重压。
在线配资平台网址,配资网上开户,网上配资炒股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