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癌晚期患者常出现嗜睡与口臭症状,这两种表现往往与疾病进展及机体功能失衡密切相关,那胃癌晚期嗜睡口臭?是什么原因呢
胃癌晚期患者嗜睡,多因“正气亏虚,气血不足”所致。中医认为,癌毒侵袭日久,耗伤人体正气,导致脾胃运化无力,气血生化乏源。气血不足则脑窍失养,神明失主,故见神疲乏力、嗜睡倦怠。此外,癌毒阻滞经络,气血运行不畅,痰瘀互结,上扰清窍,亦可引发嗜睡。此类患者常伴有面色萎黄、食欲不振、气短懒言等表现,舌淡苔白,脉细弱无力。
口臭则与“脾胃湿热,浊气上泛”相关。胃癌晚期患者脾胃功能严重受损,运化失职,水湿内停,郁而化热,形成湿热之邪。湿热蕴结于中焦,熏蒸胃肠,导致食物腐熟异常,产生腐臭之气。同时,湿热上蒸,浊气随胃气上逆,经口腔排出,形成口臭。患者常感口苦口干、大便黏滞不爽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。
针对胃癌晚期嗜睡口臭,中医强调“辨证论治,整体调理”。对于嗜睡,治疗当以“益气养血,健脾安神”为原则。可选用归脾汤加减,方中人参、黄芪、白术、茯苓等药健脾益气,当归、龙眼肉、酸枣仁等药养血安神,远志、木香等药理气醒脾,使气血生化有源,脑窍得养,神明自安。
展开剩余73%对于口臭,治疗当以“清热利湿,和胃降浊”为原则。可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,方中黄连、竹茹清热燥湿,枳实、陈皮理气化痰,茯苓、半夏健脾和胃,甘草调和诸药。诸药合用,共奏清热利湿、和胃降浊之功,使湿热得化,浊气得降,口臭自除。
此外,中医还注重饮食调养与情志护理。建议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,避免辛辣油腻之品,可多食山药、薏苡仁、莲子等健脾利湿之品。同时,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忧思恼怒,以免加重病情。
目前,临床上常使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的手段来减轻对患者的伤害,提升治疗效果,其中中西医的综合治疗备受人们关注,尤其是中医在综合治疗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,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自建院以来,一直秉承“用炎黄医术庇佑炎黄子孙”的大愿,是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保护单位、“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”建设单位、“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”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医院,始终专注在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“三联平衡”理论指导下开展中医防癌抗癌,以纠正患者机体内正邪力量失衡的状态,重建脏腑、气血、阴阳的平衡,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,并在药物治疗之外给予患者心理及饮食指导,帮助患者减轻身心痛苦,延长生命。
非遗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始于嘉庆辛酉年(公元1801年),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,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。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《袁世医方》中,详细记载了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。涵盖中医内、外、妇、儿各科,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、制作技艺,剂型包括汤、丸、散、膏、丹,以及药酒、药膳、药茶、药醋、药粥、药饼等食疗方,多达190余首,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。
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胃癌真实案例分享:
常某,男,胃癌,2013年12月30日初诊
患者2011年6月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行“胃癌根治术”,术后6周期化疗,此后定期复查。2013年12月5日于该院行CT复查:胃癌术后改变;腹膜后淋巴结增大,转移可能。建议化疗。即行1周期化疗,化疗期间患者出现心慌、胸闷等心脏毒性,由于既往心脏病史,恐怕化疗后再次诱发心血管病,拒绝再次化疗,经希福医院卵巢癌患者方某介绍转寻中医。2013年12月30日初诊时症见:精神差,面色萎黄,化疗后出现咳嗽、流鼻涕,自行服用感冒冲剂等不效,现体虚乏力明显,伴严重脱发,纳差。服药后2014年3月31日复诊,患者精神好,气色好,面色萎黄褪去,有光泽,纳眠正常,但不能进食寒凉食。继续用药到2014年7月25日,患者精神好,气色可,纳眠可。2016年3月14日患者一般状况良好;2016年11月28日患者精神好,面色红润。2019年3月11日复诊一般情况良好。2023年4月回访患者病情稳定,还介绍病人就医。
胃癌晚期嗜睡口臭是疾病进展的重要信号,中医通过辨证论治,整体调理,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,提高生活质量。在治疗过程中,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,保持乐观心态,共同抗击病魔。
发布于:河南省在线配资平台网址,配资网上开户,网上配资炒股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